“十四五”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,其中一條就是民生福祉要達到新水平。提高民生福祉既是一項長期堅持的過程,也需要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求突破。只要堅定不移地砥礪前行、開拓進取、奮發作為,民生福祉就能達到新的水平,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。
聚焦脫貧攻堅。在脫貧攻堅戰收官之際,黨員干部要明確自身責任,堅定信心和決心,堅決克服厭戰情緒、過關思想、收兵心態,全力抓好各項指標政策落實,確保專項斗爭圓滿收官。今年受疫情等原因影響,不少務工貧困勞動力在黨員干部的幫扶下返崗復產。在取得成效的同時,要清醒認識脫貧攻堅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,黨員干部要發揮積極性,深入幫扶貧困戶,精化幫扶措施,加強脫貧思想教育、感恩教育,鞏固提升脫貧成果。
聚焦重點群體。突出貧困老年人、困境兒童等特殊困難群體,加強困難家庭的貧困老年人、貧困兒童的基本生活保障,看人員是否遺漏、保障金額是否恰當,尤其是對低保專項治理中清退的老年人、未成年人進行再次甄別,確保不漏戶不漏人。將未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家庭成員進行精準研判,符合條件的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范圍,做到按戶識別與按人識別相結合。用好用準臨時救助政策,有效兜住困難群眾基本生活,減輕其家庭負擔,提高其抗御風險能力,阻斷因禍因災因病因學等致貧返貧的情況,有效助力脫貧解困。
聚焦社會治理。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升,完善便民服務、救助服務、衛生服務、文化服務、綜治服務等大網格,建立以政府為主導、村社干部為主體的社會組織結構,達到服務群眾目的。持續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通過設置“一站式”便民服務窗口等具體措施,精簡審批環節,壓縮辦結時限。把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相結合,實現社會資源利用最大化。加快補齊農村養老與醫療服務短板,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,開展有特色、有針對性的養老服務。
請輸入驗證碼